正在阅读:浦江朱守公传说:孔子是几个月生的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文学 / 正文

637226394718539000879904649.gif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浦江朱守公传说:孔子是几个月生的

转载 在线管家2017/10/25 22:53:08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浦江文化 作者:叶永兴 叶大兴 2894 阅读 0 评论 1 点赞

有一次,朱守纲到杭州去,走到桐庐一处地方,听见一个女客在坟前豪淘大哭,十分凄惨中,带有七分愤恨。

朱守纲一向爱管闲事,就去查问那个女客怎么了,女客讲:“客人,我有天大的冤枉,呒人救得我,讲讲也呒用,你还是勿来管我,走吧走吧!”朱守纲说:“既有天大冤枉,为何不上告?理正不怕老爷么!你对我讲清楚,我替你想办法!”那个女客见他有心相助,想想也好,就请朱守纲到家里细细诉说。

原来这个女客姓陈,丈夫不幸病故。丈夫死后,陈氏怀孕十二个月还未出生,大伯黄大郎想独贪家财,便诬告陈氏做人不正,败坏黄家门风,要赶出家门。县官不问青红皂白,便判:黄家清白人家,由不得淫妇住,准予黄家将陈氏赶出家门。陈氏叫天天不应,喊地地不灵,只得到丈夫坟前哭诉,准备以死抗争。

朱守纲听了说:“寻死等于白死,这样正中他们的奸计,正是他们的想头。要翻案吗?勿愁,勿愁,一切由我来承担。”说得那陈氏半信半疑。

朱守纲是个有心人,说干就干。他宽慰了一番寡妇,便到桐庐县城,一直走到大堂门口,大声喴叫:“县官欺君压民!县官欺君压民!”衙役听到后,马上把他扭进大堂。县官闻报,气得大怒立即升堂,喝令先重打四十大板再作道理。朱守纲不慌不忙说:“老爷且慢!判案不依王法,是否欺君!冤枉良民,是否压民!黄大郎诬告陈氏,你不问青红皂白,偏听一面之词,胡判乱断,你是否欺君压民!”县官听愣了,眯起眼睛细细一看,见这个人,一副冰冷冷的神态,气昂昂的威光,不由得打了个寒噤,皱了皱眉头,转了转眼珠,硬着头皮说:“有诉状可查,哪会有错?”

“老爷,你可读过书,识得字?”

“本官乃三考出身。大胆刁民,怎敢轻视朝廷命官。”

朱守纲说:“老爷既然科第出身。饱读诗书,必须知道至圣先师是几个月才出生的?”

县官虽然读过许多书,哪会知道孔子是几个月才出生的,便一下被问住了,面孔红红,答不上一句话。

“      老爷若不知,小民告诉你,孔夫子在娘肚里16个月才出生的。再请问县老爷,老子是几个月出身的?”朱守纲说。

“      这……”县官吱吱唔唔,无法回答。

朱守纲见县官呒话可讲,便说:“十月怀孕是一般讲法,七个月、八个月、九个月出生的都不稀奇。另外请问老爷是否查清,陈氏姘头是谁,俗话讲:捉贼要赃,捉奸要双,呒根呒据,单凭亡夫12个月后怀胎未生,就说是陈氏做人不正,这不是天大的冤枉!”

县官理屈词穷,心服口服,只得传黄大郎当堂对质。黄大郎吓得“厄厄厄……”半天说不出一个字来。

县官正愁下不了台,一见黄大郎吞吞吐吐,马上翻转面孔,不由分说,便判重打黄大郎四十大板,监禁三年,罚五百两银给陈氏作赔偿受屈蒙冤之费。

官司打赢,陈氏一定要谢送银子五百两,朱守纲笑笑说:“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理所应当,理所应当。”说完便走了。


讲述者:叶永兴

记录整理:叶大兴

记录时间:1987年10月

已有0人点赞

637226450744361592171707336.png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