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张书旂(1900~1957)原名世忠,号笃甫。礼张村人。生于1900年8月6日(清光绪二十六年七月十二日)。幼年即喜涂抹,见奇花异草,以至墙壁图案,常逗留描摹。1922年从浙江省立第七中学毕业,考入上海美术专门学校,拜吕凤子为师。毕业后任浙江省立第七中学及厦门集美学校图画教师。1929年受聘于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不久即为教育部部聘教授。其时与徐悲鸿、柳子谷并称“金陵三杰”,同傅抱石、陈之佛、吕斯百、汪亚尘等俱友善,又与诸闻韵、潘天寿、吴茀之、张振铎结成“白社”,切磋画艺。作品在全国美术展览中两次获奖,数次到欧洲国家展出,并被法、苏等国家美术馆珍藏,视为东方瑰宝,在画坛声誉日隆。他在南京市郊晓庄丘筑画室名“苍横庐”,终日作画不懈,造诣日增。
抗战爆发后,随中央大学内迁重庆。1939年在屡遭敌机轰炸的恶劣环境下创作《百鸽图》,以国家名义赠送给美国政府,祝贺罗斯福三次连任总统。蒋介石亲书“信义和平”四字于幅边,悬挂于白宫,成为挂在美国白宫的第一幅中国画。所绘百鸽姿态各异,疏密布局,经营别致,徐悲鸿称他“画鸽应数为古今第一”。还曾绘《云宵一羽图》赠送英国首相丘吉尔,《神鹰图》两幅赠送援华抗日的美国飞虎队陈纳德将军,赞扬他们的功绩。1941年9月以国民外交特使身份赴美,参加罗斯福总统就职典礼。
抗战胜利后回国省亲,执教于中央大学与安徽大学。1949年3月再度赴美,应聘担任加利福尼亚等大学教授。在各大城市及加拿大展览国画,当众示范,观者如潮。他作画爽利轻快,信手挥洒,顷刻立就。许多美国人士为之叹服,目为“神技”,称赞他为“世界上最快速的水彩(水墨)画艺术家之一”。所绘《雄鹰》,1956年参加美国《国际画家名作展览》,获“水彩首奖”。后在旧金山设立“书旂美术室”,出版著作,传授画艺。足迹所至,中外报刊腾扬,艺名播及全球。
工桦卉,尤擅翎毛,亦作山水、人物。绘画继承吸收古代名家精髓,多得益于任伯年、潘椒石、朱梦庐而不落窠臼;加以追摹自然,立足写生,精研观察,刻意创造而别开生面。“自得家法,其气雄健,其笔超脱,欲与古人争一席地,而蔚为当代代表作家之一”(徐悲鸿《张书旂画伯》)。达到“画花似闻香,画鸟若欲语,技法超绝,当代无与抗衡者”的化境(吕凤子语)。作画构图新颖,用笔简练明快,穷自然之极致,设色用墨独出机杼,尤善用粉,于富丽中寓高雅,雅俗共赏,终在画坛独树一帜,成为一代大师。
张书旂为人重然诺,富感情,每遇亲朋学生有急,慨然周济毫无吝啬。他温雅倜傥,天真烂漫,每与友人聚会,常畅怀豪饮,妙语连珠,合座皆为之倾倒。时有“拳棋牌箫酒,天下无敌手”之称。抗战时期,多次举行作品义卖,捐献抚恤阵亡将士,并设立“张自忠将军将学金”。他旅美十余年,始终未肯加入美国籍。
新中国成立后,屡寄家书庆贺,并拟摒挡归国,周恩来总理亦曾设法援引,终因胃癌复发未能成行。1957年8月18日病逝于旧金山湾东寓所。临终惟以不能再对艺坛多作贡献和归国襄助祖国建设为憾。《人民日报》载文称其为爱国主义画家。遗作结集出版的有《书旂花鸟集》、《书旂近作》、《翎毛集》、《书旂画册》、《张书旂花鸟集》、《书旂小品》与《张书旂画集》等,专著有《中国风格的绘画》、《书旂画法》、《画法入门》等。1969年夫人方逸民将其作品40幅赠送中国文化大学,珍藏于华冈博物馆。1989年11月,浦江县政协出版《纪念张书旂先生专辑》。1995年被列为浦江十大历史文化名人。1999年12月,浦江县人民政府建立“张书旂纪念馆”。《浦江县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