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从县民政局获悉,截止目前,全县共有百岁老人19人,其中男性3人,女性16人;年龄最大的为大畈乡黄丰村的黄毛奶(女),年龄105岁。
根据籍贯区分,百岁老人中,浦阳3人,仙华2人,浦南2人,黄宅4人,郑家坞1人,郑宅1人,岩头1人,檀溪3人,花桥1人,大畈1人。
根据民政部门的登记地址,有3位老人生活在地理位置十分偏僻的山区,分别是郑宅镇金泥村101岁的王兴鸿(男)、花桥乡高塘村101岁的任秋云(女)和大畈乡黄丰村105岁的黄毛奶(女)。
统计资料显示,老人们基本生活在农村,心态平和,热爱劳动,与邻里、亲朋关系融洽。
除了得到家人的良好照料,政府和社会的关心也为老人们颐养天年创造了条件,目前,我县百岁老人每人每月享受到政府300元的生活补贴。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日前记者走访了其中的6位百岁老人,试着了解他们的长寿秘诀。
今年105岁的黄毛奶,是健在百岁老人中的长寿“冠军”。
由于年事高,老人已经耳聋,而且走路不大稳,每天除了在门口和床上坐坐,就是卧床休息。
老人的长寿秘诀是什么?在家人眼里,老人的生活习惯和饮食并无特殊之处,或许山青水秀的居住环境是长寿的最主要因素。黄毛奶是大畈乡黄丰村人,这里是大姑源的尽头,村庄前后都是山,村前一条小溪,可谓是山好水好空气好。
于光深: 饮食很任性 最喜肉酒糖
今年101岁的于光深老人是浦南街道浦南村人。对于很多老人来说,肉、糖、酒是日常饮食中最忌口的食物。 于光深不但对这三种食物不忌口,而且每餐无肉不欢,餐前要喝点小酒,还爱喝糖水。更令人羡慕的是,老人还身体健康,不受任何疾病困扰。
“我就喜欢吃肉,餐餐要吃肉。”于光深指着桌上的一盘肉告诉记者,这是他女儿不久前送来的肉,现在已经快吃完了,“只要是肉,我都喜欢,不挑剔的。”老人笑着说。除了爱吃肉,于光深老人在餐前还要喝点小酒。午餐前喝一杯,量在一两左右,晚餐前还要再喝半杯,“不喝酒就吃不下饭。”刚说完,老人就打开桌子,给记者亮了亮自己的“小酒库”。 于光深的“饮料”不仅有酒,还有糖水。老人告诉记者,自己每天还要喝一杯糖水,一次要放两勺糖。
龚双书:心平气和,知足长乐
现住浦南街道平二村的百岁老人龚双书。她出生于1915年1月2日,今年103岁。
老人正坐在家中的躺椅上,看上去精神不错,脸色还微微泛红,衣服也穿得很熨帖。老人家的孙子金成详介绍, 奶奶身子骨硬朗,思路很清,除了耳朵有点背之外,几乎没有什么问题。几十年没去过医院,平时连伤风咳嗽都基本没有。
每餐都能吃一碗饭,食量跟普通成年人差不多。家里有什么就吃什么,从不挑食。“牙齿早在四十年前已经全部脱落,但现在估计牙龈已经很硬,瘦肉之类都能咀嚼。”
老人的生活很有规律,按时起床,按时休息,几十年如一日。另外,她很爱洁净 ,每天都会用热水洗浴擦身,自己搓洗衣服。隔个把月,还会坐在自家庭院里修一下趾甲。老人家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岁月,年轻时经历过军阀混战、日寇入侵、十年“文革”那些不堪回首的岁月,也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改革开放后生活的富裕。平常日子经常会和儿孙们讲起过去的事情。或许是看到过太多的风云变幻,经历过太多的沟沟坎坎,老人的心态很好,对什么事都很看得开,“心平气和,知足常乐”。
金璞:活着的每一天都是享福
出生于1915年的金璞老人今年已经102岁了。“我活了100多岁,经历过这么多个年代,现在是最好的时代!”酸甜苦辣尝遍一个世纪的金璞老人有5个子女,如今最小的儿子也已经退休,孙子孙女也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四世同堂的他生活其乐融融。现在老人夫妇俩住儿子家里,平常俩人自己做饭、起居。偶尔,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是他们最开始的时候。“儿孙们顺顺当当,幸福美满,是我们最大的满足了。” 良好的心态 可能是他长寿秘诀吧。
王兴鸿: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静坐
郑宅镇金泥村老人王兴鸿,今年已经101岁了。除了耳朵有点听不太清了,身体还是蛮硬朗的。他的女儿王金鱼告诉记者,老人身体状况还是挺好的,不抽烟不喝酒,平时也能吃一小碗饭。
王兴鸿老人现在和女儿女婿三口人住一起,目前,老人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静坐,一坐就是一上午王兴鸿看到记者要给他照像,他就非常激动。他说要认真照,整了整衣服和帽子,叫女儿搬来一条凳子。他指着树下的位置说,就坐到那里,这样好看。照完像后,他就向记者介绍起他的宝贝,他手中的拐杖,这树藤质的拐杖已经被他把玩得锃光发亮。“这是我的宝贝啊,全村都找不出这样的一根拐杖。看拐杖把这里是‘双龙争珠’,头这里是‘凤凰衔牡丹’,腿这里又是‘虎爪盘地’。”说着他就认真把玩起来。说起这拐杖,王金鱼说陪伴老人好几十年了,自从腿脚不便以来,行走全靠它。所以一直把拐杖当作宝贝。“主要也是老人家心态挺好,一根拐杖也能说出那么多道道。希望他可以一直这么健健康康活着。”王金鱼笑道。
叶竹:希望自己能活到120岁
黄宅镇前一行政村康后殿自然村今年101岁的叶竹老人精神饱满,眼不花,耳不聋,记忆清晰。
叶老太说,她今年101岁,娘家是岩头镇后叶村,7岁时父母因病去世,14岁时嫁给前陈村郑定仁为妻,一共生了10个子女,因当时家庭经济生活特别困难,只幸存7个女儿。她73岁那年,丈夫郑定仁离世,现在她的子孙满堂,五代同堂,子孙后代有110位,旁系亲属200多位。
老人的养生之道,主要有“三好” :胃口好, 不挑食,有什么吃什么;心情好,人活了这么大年纪,又经历了很多事,什么事情都要看开;身体好,平时多动动,做一些自己能做的活,可以活动一下 身体的一些 关节和肌肉。
“希望自己能活到120岁。 ”叶老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