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春夏之交的宜人气候,总让人萌动出游的心情,早闻檀溪镇王灵村的“一脚跨三府”了,一个雨后的清晨,“蓄谋已久”的我们一大早便来到了人称世外桃源的王灵村,村头巨大的石制碑坊上书两联“门通婺越两州黎民心相印;路连浦诸一条大道奔小康”、“举目看山层峦叠翠山似玉;低头见水碧波荡漾水如银”。
群山环抱中的王灵村,屋舍错落有致,环境整洁优美,行走在这小山村里,恍惚间觉得如隔世的寂静,使人忘记了心头的一切愁情烦事。
在村办公室门口,热情好客的村民赵英海早已在此等候我们的到来,今年六十八岁的老赵是今天的向导,这些年,为了方便游客去“三府寺”游玩,他常年忙碌在新屋岭古道上,愣是凭一己之力义务修缮古道,并筹资在古道上修建凉亭,供游人休息。
向村西往前走过1000米左右的泥宁机耕路后,老赵指着前面的一处开阔地说:这里就是原先的新屋岭脚村旧址,村民现在都已搬迁至王灵村居住。当年的村校校舍至今依在,如今它成了村民来这里生产劳作时休息和遮风避雨的场所,虽整个屋面经整修换成了崭新的琉璃瓦,但斑驳的墙体仍记录着年代的痕迹。屋后那颗饱经风霜的苦丁茶树见证了这里的世事变迁,苦丁茶树粗需两人合抱,它的年轮已无法考证,据老赵回忆,他小时候这树就这么大了,只是那时的苦丁茶树枝繁叶茂,自从人们知道它有养生保健功效后,就不断有人来这树上折枝摘叶,久而久之,这树也就成了现在这摇摇欲坠的病态了·······
迎着雨后清爽的山风,不知不觉我们已经上了新屋岭古道,沿着石砌台阶拾级而上,古道边那水灵灵的野草莓,使人垂涎欲滴,抵挡不住诱惑,我们时不时弯腰摘上几颗放入嘴中尝鲜解馋。
听老赵讲,新屋岭古道周边山高林茂,群峰起伏,奇花异草遍布,我们此时处在位置的西北方向是杭州市所辖的桐庐县,东北方向是绍兴市所辖的诸暨市,这里就是人们所说的“三府之地”了。绵绵的山恋,常年温和湿润,雨水充沛,空气清晰,环境幽雅,雨后天晴时常会出现变幻莫测的漫漫云海,山景若隐若现,煞是好看,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寒冬腊月时,到处可见洁白无瑕的雾凇、冰凌等奇观,分外壮观。群山之中叫得出名的野生果子应有尽有,野生动物的种类也繁多,各种飞禽走兽常有出没······
这时天空又开始下雨了,蒙蒙细雨中,眼前那块立在半山岗十字路口的指路牌显得格外醒目,我们往路牌所指的“三府寺”方向继续前行,前面一条略显平坦的蜿蜒小路,如玉带般的飘逸在绿树林间,向着朦朦胧胧的丛林延伸而去,山路很小,但格外幽静,两边各种花草藤蔓,不同颜色的杜鹃花赏心悦目,让人乐不思归,各种落叶象是给这山路铺上了一层厚厚的地毯。
路随脚移,景跟人走,这时,路回峰转,前面的路一下子变得跌宕起伏起来,路边陡壁交错,怪石形状迥异,不一样的山路,时有不一样的新奇,前边一块形如蟾蜍的巨石吸引了我们的眼球,老赵停住脚步自豪地说:这“景点”是他最早发现的,当初他把周围的树木杂草进行一番清理后,这只栩栩如生的“蟾蜍”终于露出了真面目,并取名为“蟾蜍望月”。欣赏完“蟾蜍”景点,我们继续前行,来到了老赵一手筹资新建的“聚财亭”上,小巧玲珑的六边形亭台,巧到好处地镶嵌在这半山腰上,给这里增添了一景。站在亭阁中,只见四周雾锁雨蔽,根本无法看到眼前属于这个季节独有的美景,闭上双眼仿佛身临云雾之中,有一种恬静悦目的神仙般的幻觉,那往日的喧嚣全被淹没在这一片空濛的山雨之中了。
离开小亭,我们继续在雨中尽情享受这雨天的朦胧,爬过一段石径,我们终于到达了山顶,在一平坦处,一块三柱体花岗岩石碑立在其中,石碑三面分别刻有“金华、杭州、绍兴”以及“国务院1997”的字样,旁边的“保护界碑、人人有责”的不锈钢牌子时时提醒着大家要爱护界碑。站在界碑前,这时,一种“一脚跨三府”的绝妙感觉油然而生,那颤动的心灵真的是无法用语言表达,只能用心来体味。老赵介绍说:如果雅兴够足的话,可选一个晴好的日子,带上帐篷,在前面的“三府寺”住上一宿,翠日,在群山之巅看旭日东升,那别有一番风味······
在绵绵细雨中,我们步履匆匆地离开了界碑,依依不舍地告别了“三府之地”,但身心始终无法超脱那种“一脚跨三府”的境界之中······
淅淅沥沥的雨滴打在脸上,此时我才方知,我们是否还应该去领略这雨中游景的魅力、雨中游景的情调和今天游“三府之地”的满满收获呢······ 。(作者:潘承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