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养蜂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文学 / 正文

637226394718539000879904649.gif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养蜂

转载 如鱼饮水2018/05/14 12:46:29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手艺:渐行渐远的江南老行当 作者:佚名 2653 阅读 0 评论 1 点赞

养蜂


小时候,村里的养蜂人经常戴着面纱,裹住头部和胸部,看起来有点滑稽。即便如此,他还时常被蜜蜂所蜇,脸部肿得像馒头发糕一样,眼睛眯得只剩一条缝。

每当蜂群出逃,漫天飞舞,是养蜂人最头疼的,也是我们小孩最开心的,接下来必有一场好戏。只见他端着一盆清水,不停地向在空中飞舞的蜂群泼洒。蜜蜂怕水,只得找个地方停了下来,密密麻麻,层层叠叠,呈黑褐色,看起来蛮腻心的。这时候,他手持蜂脾,凑了上去,引导蜂王爬上蜂脾,再放回蜂箱。工蜂看到蜂王已回蜂箱,就不招自回。

上学以后,我特地跑到郑宅廊下头村的同学王国光家里,亲眼观看他爹王可托正在伺弄的一箱箱蜜蜂,以满足那份长久以来的好奇心。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王可托是一名代课老师,因大队支部书记的要求,改行做起了养蜂人。隔行如隔山,刚开始他什么也不懂,只有向老师傅学习,看他们怎么操作。有时候,几个老师傅凑在一起吹牛,把自己的看家本领都亮出来,这是最好的学习机会。
养蜂人逐花而居,四海为家。王可托常年走西北、东北两条线路。每年农历十一月,他去江西繁殖蜜蜂。到了第二年春天,把蜜蜂运到上海,采油菜花蜜。然后,转场甘肃,采油菜花蜜。最后一个场地在祁连山脚下,昼夜温差大,晚上山脚下一场雨,第二天山上白雪皑皑。走东北线路,王可托把蜜蜂运到吉林或者黑龙江,采椴树蜜。在东北林场一呆三四个月,生活无聊。那时候通讯落后,他惟一的娱乐工具就是一台收音机,听天气预报。因为打药除蜂虱这些活,须在晴天进行。天长日久,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观察蜜蜂傍晚收工的早迟,推断次日的天气。如果太阳落山后,蜜蜂收工了,说明第二天天气晴好;如果天黑了,蜜蜂还飞进飞出,忙个不停,说明第二天要下雨。
蜜蜂是很勤劳的小生灵,只要花开,天气晴好,每天天不亮就外出采蜜。在高峰期,经常人还没起床,蜜蜂已经在花丛中“嘤嘤嗡嗡”地忙开了。蜜蜂每次在花上吸饱一肚子蜜后,就飞回蜂巢,把蜜吐在蜂脾正六角形的孔里。晚上,蜜蜂用翅膀扇风,使蜂蜜里的水份蒸发,慢慢变稠。当蜂房中的蜂蜜贮满后,蜜蜂就用蜂蜡封住,叫封盖糖,以备过冬。

当然,没等蜜蜂把蜂蜜封住,就要取蜜。蜂农把蜂框轻轻取出,使劲抖动,大部分停在上面的蜂会掉进蜂箱,再用蜂刷把剩余的蜂刷干净,割掉表面的蜂蜡,把它放进一只铁桶一样的摇蜜机里,摇动手柄,蜂框随之在桶中快速旋转,不久,黄澄澄的蜂蜜就从蜂脾上甩出来。
为了加快新陈代谢,养蜂人要培养新蜂王,代替老蜂王。在天气晴好的日子,养蜂人培养的新王——处女王快速飞向高空,大量雄蜂尾随而去,只有飞得最快的雄蜂追上处女王,在离地三十米的高空交配,可谓“浪漫的婚礼”。交配结束,雄蜂完成使命,数分钟后自行死亡。交配后的处女王就会产卵,叫新王,以替代产卵量不大的老王。蜂王一辈子专门产卵,繁殖后代。在高峰期,蜂王一夜之间所产卵的重量,甚至超过自身的体重。
众多工蜂是勤劳的“工人”,担负着采蜜、酿蜜、侦察、守卫、清洁、筑巢以及照顾蜂王和饲养幼蜂等工作,甚至还会给蜂王“按摩”,疏松筋骨。从小吃蜂王浆长大、一辈子养尊处优的蜂王,至少能活五年以上;而一辈子勤勤恳恳、辛勤采蜜的工蜂寿命只有两三个月,如果在盛花期,因为劳累过度,往往只能活十来天。难怪唐代诗人罗隐这样咏《蜂》:“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蜂蜜、蜂王浆、蜂胶、蜂蜡,蜜蜂吐出来的都是宝,养蜂是一种甜蜜的事业,但这碗饭不好吃,蕴含许多看得见和看不见的风险。
养蜂不光要靠技术,还要靠运气,看天吃饭。有一年,王可托到湖南养蜂,采紫云英蜜。可一连一个多月天天下雨,不仅采不到蜜,没有收入,还要买白糖喂养蜜蜂,折掉老本。
有一年夏天,正是木棉花盛开的季节,村里来了一个养蜂人,运来几十箱蜜蜂,摆在房前屋后。我看蜜蜂从蜂桶口进进出出,煞是热闹。有一天,生产队里防治虫害,给棉花喷洒农药。不久,蜂箱口到处都是因为农药中毒身亡的工蜂,养蜂人血本无归,欲哭无泪。
一九七五年的一天,王可托把蜂箱装上货车,押运蜂群转场。途径陕西汉中,汽车开到一个下坡路段,不慎翻车,致使他的左小腿粉碎性骨折,只能截肢,装上假肢。

因为养蜂,王可托曾经作为投机倒把被打击,罚过款,补过税,进过“学习班”,只好把蜂群转让给生产队。后来,生产队私底下又把蜂群承包给他经营。

改革开放后,政府给王可托退还四百多块钱罚款。于是,他带领三个儿子重操旧业,蜂群日益发展壮大,从当初的十几箱发展到两百箱,成了养蜂的专业户和万元户。

王可托一家地生活红火了,造起一幢四间三层的高楼,当年上门给长子说亲的媒人踏破门槛。(选自王向阳《手艺:渐行渐远的江南老行当》,当当网、京东网、卓越网、淘宝网有售

已有0人点赞

637226450744361592171707336.png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