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岁的郑宅五房村村民郑一心是个残疾人。虽然他没上过几年学,但极富研究和创造能力。他做过汽车钣金工,参加过我国第一代微型汽车生产,当过我县机电有限公司总经理,先
一位72岁的独腿老人,以坚强的意志和乐观的心态坦然面对生活:上山砍柴、下地干活,样样不输健全的人。妻子瘫痪后,老人又承担起照顾妻子的责任,那份细心让左邻右舍为之
“李钟表”,镇上的人都这么叫他。因为无论什么钟表,只要到他手里,正反一瞅,一摇晃,贴耳一听,便知毛病出在那了。 李钟表的钟表修理铺开在浦阳镇的横街处
认识派顶村,是因为一次走访。 那天,应好友相邀走进了这个坐落在浦江西部群山环抱的山村。村庄依山而建,从一条蜿蜒的水泥道拾级上山进村,好友站在村口
我县北部山区檀溪一带,“陈”姓为多,素有“陈北角”之称。檀溪陈氏的始祖叫陈硕,他来浦江后不久居住在车方村(今檀溪镇会龙桥村附近),所以“檀溪陈氏”又称“车方陈氏
小小说《县长要来过大年》发《天池小小说》第四期,感谢编辑厚爱! 记之,存档! 县长要来过大
“我叫张洪波,反弓张,三点水的洪,波浪的波。”88岁的张洪波声音洪亮,是采访过的老兵中,少数绘声绘色地说出自己名字写法的老人。看得出,他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
知道四川变脸的很多,知道浦江变脸的人很少,它就在你身边。白脸、绿脸、红脸、黑脸、金脸,一脸数变,一气呵成,天衣无缝,这就是“浦江变脸”,表演者是原浦江婺剧团的“
吴涧风,1976年生于浦江。1988年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美术系。1998年至2011年供职于浙江文化艺术研究院,现供职于浙江美术馆学术部。系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我这个山里佬也跟风凑凑热闹,写了一篇小文。蒙《今日浦江》报三版编辑张庆平老师厚爱,并不厌其烦地进行巧手剪裁,得以今日见报! 深谢张庆平
浦江籍画家于军伟 于军伟 浦江县前吴乡民生觉寺村人 2009年11月策展第十二届西湖艺术博览会“如花美眷-中国美术学院当代青年
近日收到2015年第四期《百花园》杂志,内有一篇我的小小说《种瓜不能得豆》!感谢编辑龙歌老师!!! 种
苍天厚土本无尘, 翰墨飘香山水真。 更有和风多好客, 任君自取一江春。 (作者:陈加元,系省政协副主席)
客来何处觅乡愁, 野水淙淙山道幽。 栗里人家蓬下月, 松风煮酒醉难休。 (作者:省政协副主席陈加元)
石西民是我国著名的报刊活动家、党在宣传文化战线上的杰出领导人,1912年11月4日(农历九月廿六日)出生在浦江县西乡石宅村。曾任重庆《新华日报》编委、编辑部主任
方增先,浙江兰溪人。中国画坛具有影响力的“新浙派人物画”的奠基人与推动者。20世纪以来,在美术领域成就最为突出的就是新人物画的诞生与发展,方增先的人物画则最为突
20世纪以来,在美术领域成就最突出的就是新人物画的诞生和发展,方增先的人物画在众多为新人物画奋战的人中,成就最突出,他把西方造型系统改造成适应中国画所需要的基础
陈琪的身份,有一点点特殊。首先,他是画家。陈琪出生在浙江浦江,那里本就是书画之乡,崇尚书画的民风古来有之。在这样的环境下,陈琪在幼年就喜欢上了画画。
小小说《惊魂》刊发于吉林省文联刊物《小说月刊》2015年第三期,感谢于编辑!这是今年继二月新发《澳门月刊》后的“攻下”的第二家省级公开发行杂志,记之存档。
浦江县租赁住房提取住房公积金实施细则 为进一步加强住房公积金制度的住房保障作用,规范缴存职工利用住房公积金支付房租,改善居住条件,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