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说《老徐头的宝田》一发《天池小小说》,昨天再发《金华日报》文化版,感谢一刊一报编辑老师的厚爱!!!
在浦江籍抗日阵亡将士名录中,有一位叫石宝琛的中校营长,阵亡于汤溪。70多年来,他的阵亡细节一直无人知晓。 前不久,居住在舟山的83岁老人吴如荣(
我叫傅云炳,是白马镇利丰村人,出生于1930年3月,我老婆傅巧云,从小被我父母领来做女儿,其实是当童养媳的。 1945年,我16岁,亲眼目睹了日
车站左侧,新摆出一个地摊,几排廉价鞋袜躺在寒冷的沥青地上。 城管走到黑而瘦的摊主面前,说,“你又来?叫你不要来了!你会害死我的!” 小贩惶恐求情:“你就当没
大妈把旧纸箱,塑料瓶子倒在门口,让那个穿着过时夏装收旧货的中年男人归类过磅。“纸箱三十五元,塑料瓶子二十三元。共计六十八元。”大妈叨叨。 怕算错她又请来隔壁大
编者按:日前,县委书记施振强在原江东县政府旧址塘波村“永思堂”,对63名拟提拔任用县管干部进行了集体谈话。本文根据其即席讲话录音整理而成。现将全文刊发,以激励全
@千里骑行:你见过古代的自来水吗?在浦江县仙华街道登高村,有一处不知啥时修建的古自来水,犹如从天而降的玉飘带,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村民,沿用至今,让人叹服。
散文《张狮岩斗气建成“第一桥”》再上《文化月刊》2015年第六期,这也是今年第五次在该刊发文,而且是把浦江景观第三次推上国刊,深谢编辑李老师的厚爱!!!
我的父亲朱耀章,是国民革命军第87师259旅517团第1营营长。 我爷爷朱杏生是靠画画谋生的,因为家境贫苦,1925年,我的父亲参军入伍,那时我
在很多人眼里,90岁的黄展明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人。很少有人知道,他曾是一名抗战老兵。 除了耳朵有点背外,黄展明身体还算硬朗,思路清晰。整个采访
“石鼓石鼓,个个老虎”、“樟山石鼓,好比老虎”。在浦南街道八村行政村石鼓自然村一带流传着这样的民谣。近日,石鼓自然村的张大爷自豪地告诉记者,他们的祖宗代代相传下
接到从宾馆打来的老师电话,正清不仅仅感到意外,简直是惊诧。老师一声不响从几百里外赶到他任职的海滨城市,不是万不得已,年逾七旬的老人不可能亲自赶来。正清马上安顿好
壶源江从花桥乡高塘村天灵岩的西麓出发,向东北流经杭坪、虞宅、大畈、檀溪等乡镇进入诸暨市的新合乡、马剑镇,再流经富阳市汇入富春江。 马剑,曾经是浦
散文《遂昌的表情》原名“勾勒遂昌的几种表情”,是去年去遂昌采风的作业。年前被《文化月刊》李老师留用,近日收到五月号样刊,这是我至今在公开刊物发表的最长一篇散文,
在浦江一提到塘波就会与红色联系在一起。为什么叫红色塘波?因为在解放战争时期,塘波村是我县的一个革命老区,塘波村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共江东县委、县政府的诞生之地,为自
牛儿是越国丰安县有名的凿石工匠。 牛儿砌的田埂不会跨坍,只管放心种田。他錾的石磨、石碓,比别人錾的绝对出粉要细,用来顺手省力。他刻的石碑,更是深得祖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报刊单位和互联网媒体合法、诚信经营,推动建立健全版权合作机制,
如今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旅游正如火如荼地在我县兴起,在檀溪镇盘山村,村民们因地制宜,利用村中石头多这一有利条件,打造了一个以石头为主要材料,以返璞归真为主旨的自然
6月6日,由省文化厅、省文联、金华市政府、中国美院、西泠印社主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文联承办的“重返单纯———吴山明高晔书画展”将在市美术馆展出,展期10
说到皇帝的圣旨,就会想起电视里的宦臣展开一卷黄纸,朗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顿生威严肃穆之感。我县岩头镇礼张村一位姓张的有心人收藏了一道圣旨,近日笔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