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全部分类

article_tougao_banner.jpg

    • 头条推荐人生最美的就是心中有一盏希望的灯

      人的一生之中会有许多的转折点,就如那条蜿蜒的河流,每一个转折都或许会由此改变你的生活轨迹……    而当你置身在平凡的今天时,你也许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拐

      #文学#
      2015/01/04 12:44:17 · 3143阅读 · 0评论
    • 头条推荐半旧闲语:小人物与大世界

      坐在下班的车里,望着车窗上轻滑而过的雨滴,不留一丝痕迹,念及我们的人生大多亦是如此。 从一出生,我们就被固定在某个角落,卑微、渺小……每个人都曾这样的定义自己。 我想:现实让我们充当一个小角色,让我们

      #文学#
      2015/01/02 21:45:38 · 3710阅读 · 0评论
    • 头条推荐现在出发也不晚,去神秘的灵岩古庄园

      引子 桂芳轩里,一个春日的艳阳天,一位自称“松竹友人”的文人,信手在墙上写下李白的“觉来眄庭前,一鸟花间鸣。借问此何时?春风语流莺”。

      ##
      2015/01/02 20:15:59 · 4855阅读 · 0评论
    • 头条推荐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征稿启事

      为全面展示当代书法篆刻的艺术成就,进一步推动书法事业健康发展,定于2015年8月在北京举办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 本届国展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

      #艺苑#
      2015/01/01 20:20:51 · 3908阅读 · 0评论
    • 头条推荐书法学习之路千万条,这四条必经之路要走好

      书法学习好似爬山,从山脚到山顶路有千万条,其中有四个点是必经之地:字型准,笔力够,韵味足,历练多。现分别试叙如下: 第一:字型准 首先要临好帖

      #艺苑#
      2014/12/30 20:48:14 · 2534阅读 · 0评论
    • 头条推荐篆刻爱好者最易进入的四个误区

      书法篆刻展览文化已经经历了轰轰烈烈三十年的发展历程,篆刻这门曾经是极少数人雅玩的精英艺术也在声势浩大的展览文化的影响和带动下逐渐走进了千家万户,篆刻艺术在新的时

      #艺苑#
      2014/12/28 16:11:08 · 2268阅读 · 0评论
    • 头条推荐写书法,是快还是慢好?

      人们在分析研究笔法时,往往对笔锋角度、笔锋着纸深度等要素的重视关注程度高于行笔速度,造成许多书法爱好者尤其是初学者,对行笔速度的轻视,漠视,进而影响到书艺的提高

      #艺苑#
      2014/12/27 10:09:20 · 2171阅读 · 0评论
    • 头条推荐方增先:守孤独终见云开日出

      当代杰出的中国人物绘画大师方增先,荣获本届上海文学艺术奖终身成就奖,方增先先生和他同时代的画家共同开创了浙派人物画这一当代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艺术品种。

      #文学#
      2014/12/20 21:36:40 · 4173阅读 · 0评论
    • 头条推荐浦江乱弹:吼一声痛快淋漓

      浦江乱弹是一个古老而优秀的戏曲剧种,起源于南宋末年,形成于明朝中叶,明末清初迄今数百年间一直流行于浦江、临安、建德、桐庐一带和婺、衢、处、温、台诸州以及江西、福

      ##
      2014/12/20 21:32:46 · 3687阅读 · 0评论
    • 头条推荐96岁抗战老兵忆往昔峥嵘岁月

      日前,记者在浦南街道他女儿家见到了抗战老兵黄贤锡。虽然他已经96岁高龄,但身体硬朗,要不是个把月前摔伤了右臂,摆开架式还是一条好汉。听说记者来听他讲年轻时打日本

      #资讯#
      2014/12/15 22:23:41 · 3067阅读 · 0评论
    • 头条推荐檀溪陈氏“方改陈”的历史与传说

      浦江素有“张半县,陈北廓”之称,意为张姓人口约占半县,北部山区以檀溪为中心,寺前、中余、大畈、虞宅一带,陈氏是第一大姓。数百年来,延续至今。然民间传说,檀溪陈氏

      #文学#
      2014/12/15 22:21:00 · 5731阅读 · 0评论
    • 头条推荐黄遵鑫:钟爱乡土文化十余载

      每天早上7点,无论刮风下雨,一位老人都会准时来到黄宅镇镇区的一处办公室,戴起老花镜全神贯注地修改一份份资料。 他叫黄遵鑫,今年71岁,是黄宅镇文史研

      #文学#
      2014/12/15 22:18:48 · 3040阅读 · 0评论
    • 头条推荐道观口村的奇闻轶事

      浦江仙华山麓有个道观口村,现今有数百十户人家,是一个多姓杂居的村庄。清《光绪浦江县志稿》行政区划(第三卷·一都六图)中记载有“余家、磡下张、道观口……上方、新屋

      #文学#
      2014/12/15 22:17:22 · 3545阅读 · 0评论
    • 头条推荐孔繁强:梅花锁

      当明亮欢快的小钹、小锣、唢呐声在这古镇天空飘荡时,这青石板街道上便出现了送嫁迎亲的队伍。看着这眼花缭乱的嫁妆,镇上的人都说,瞧,那对樟木箱上挂着的铜芯(同心)梅

      #文学#
      2014/12/10 22:25:57 · 3175阅读 · 0评论
    • 头条推荐皇上:乞讨

      命运剁了他 扭曲了根的桩 他嫁接怜悯跪讨慈悲 叩弯的残弱拴绳牵着残忍 街面与鞋尖的平衡和安慰 谁的铅笔 一链破折号 人和牲畜统一了生活姿势

      #文学#
      2014/12/04 21:43:49 · 2764阅读 · 0评论
    • 头条推荐浦江淡竹岭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淡竹岭山路十八弯,弯出青石板的百年之梦具有千年历史的淡竹岭古道是古代诸暨、浦江北部山区居住的人们出山进城的必经之路,历史上称为官道。淡竹岭古道位于中余乡冷坞村与

      #资讯#
      2014/12/04 21:40:42 · 4713阅读 · 0评论
    • 头条推荐张凤英:做人就要讲诚信

      68岁的老人,种田、养猪,为已故的儿子偿还25万元债务。而这些债务,她没有法律上的偿还义务。15年来,她起早摸黑,不埋怨,不叫苦,坚定地走着漫漫的“子债母还”之

      #文学#
      2014/12/04 21:32:11 · 3625阅读 · 0评论
    • 头条推荐血洒马六甲的浦江抗日义士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由于美国参战,亚太战局发生重大转折,盟军海空军对日本发起逐岛进攻。日军损失严重,节节败退。英国与荷兰、澳大利亚等国在南太平洋采取联合行动,夺

      #资讯#
      2014/12/02 13:41:59 · 5903阅读 · 0评论
    • 头条推荐本土书画“大咖” 聚谈产业发展

      这是一次关于发展浦江书画产业真知灼见的碰撞,这是一次弘扬浦江书画文化艺术的交流。11月28日晚,我县书画人士座谈会邀请诸多浦江籍文化名家乡贤共聚一堂,共筑书画产

      #艺苑#
      2014/12/02 13:10:27 · 3376阅读 · 0评论
    • 头条推荐皇上配诗:跑过了黑夜的马

      《跑过了黑夜的马》 牛牛摄影皇上配诗 一支箭 穿越了夜 晨曦流淌 草原在昨夜奔驰 草过滤了铁蹄的喧闹 一群马安上了翅膀 一棵

      #文学#
      2014/11/29 23:14:31 · 3061阅读 ·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