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全部分类

article_tougao_banner.jpg

    • 头条推荐浦江两棵古树都有美丽传说

      传说是朱元璋植下的老樟树 树龄:650多年 多少年来,每到夏天,浦阳街道铜桥行政村蓬店自然村的村民们都会不约而同地拿着凉席竹椅,茶壶象棋

      ##
      2013/12/30 11:09:00 · 3642阅读 · 0评论
    • 头条推荐浦江板凳龙

      浦江的民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每逢正月元宵,有着浓郁地方特色的浦江灯会、迎会和什锦班坐唱等民间活动在全县各地展开。“迎会”是最热闹的事,“会桌”制作精巧,童趣天真

      ##
      2013/12/29 22:28:00 · 3880阅读 · 0评论
    • 头条推荐浦江迎会享誉中外

      浦江民间文化艺术名震中外。起于清代的竹根雕,与东阳木雕、青田石雕并称“浙江三雕”;麦秆剪贴画,“迷人的艺术”剪纸、起于明代的“迎会”、“灯会”,“浦江乱弹”等精

      ##
      2013/12/29 22:22:12 · 2948阅读 · 0评论
    • 头条推荐我县民间孕育风俗

      姑娘结婚后,做母亲和做公婆的最关心女儿和媳妇何时“有喜”。一旦怀了孕,他们就喜上眉梢。为了生个漂亮孩子,母亲和婆婆总要千叮万嘱女儿(媳妇),在妊娠期间要注意禁忌

      ##
      2013/12/27 14:46:20 · 3450阅读 · 0评论
    • 头条推荐我县节气与气象农谚

      我县自古以来,以农立县,由于农业和气候之间的密切关系,所以历代乡贤老农根据对二十四节气和云,雾,雷,风,雨,旱,涝,丰,歉的历史观测和在长期的农业劳动实践中积累

      ##
      2013/12/27 14:45:29 · 3394阅读 · 0评论
    • 头条推荐梅江人的浦江情结

      “你们不用说普通话,说浦江话我们听得懂,我也能说几句浦江话。”近日,住在梅江老街上的柳荷莲老人笑着对笔者说。四月樱桃,五月杨梅,浦江街头那些挑箩筐叫卖的一般都是

      ##
      2013/12/27 14:43:26 · 11737阅读 · 0评论
    • 头条推荐端午习俗剩多少

      经济日趋繁荣,生活不断提高,人们思想观念在悄悄转变,过端午的习俗与时适应,有的在膨胀,有的在收缩,有的被破除,有的被泯没。   据史记载,端午节起始于战国时期

      ##
      2013/12/27 14:41:27 · 3097阅读 · 0评论
    • 头条推荐牛市行话今何在

      在漫长的农耕历史长河中,耕牛一直被农家视为宝贝,是农家举足轻重的一份重大家产。耕牛的交易与田产、房产一样重大。在这个耕牛买卖中,买卖双方都会雇请中介人代理,犹如

      ##
      2013/12/27 14:39:47 · 3994阅读 · 0评论
    • 头条推荐记县美术家协会主席吴建明

      为好友吴建明写点东西是十年前就有的想法,当时他尚在乡下,一个人,默默地画。如今他声名鹊起,头衔不少,专业水平受业界瞩目。故我今日动笔似有雪中不送炭、锦上尚添花之

      #文学#
      2013/12/27 14:33:46 · 3668阅读 · 0评论
    • 头条推荐注重国学规范 融于传统文化——记杭坪中小校长楼基洪

      作为一名教师,楼基洪首先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名师”。他兴趣广泛,剪纸、写诗、读书、写博文样样精通,并因此引导和感染了身边的老师们。他主持下的“杭小教师成长博客圈”

      #文学#
      2013/12/27 14:32:17 · 2800阅读 · 0评论
    • 头条推荐郭家孝:为革命英勇不屈

      郭家孝,1889年8月出生于中余乡(原二十八都)普丰村养元坑自然村,幼时苦学棕匠,以艺谋生。1947年,在白色恐怖下,为中国共产党送情报,秘密筹建联络总站,从事

      #文学#
      2013/12/27 14:29:55 · 3324阅读 · 0评论
    • 头条推荐张新锦:风华正茂时 功名垂青史

      写在前面的话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我们将浓墨重彩高唱主旋律。从今天开始,本报三版专刊推出《红色回忆——纪念建党90周年》专栏。   从南湖的晨

      #文学#
      2013/12/27 08:57:46 · 3913阅读 · 0评论
    • 头条推荐那年,父亲在淮海战役中负伤

      1948年11月至12月,淮海战役进入第三阶段攻打黄维兵团的战斗时,父亲刚好二十三岁。   12月4日晚,父亲所在的中原野战军三纵九旅等部已奉命聚集在安徽淮北

      #资讯#
      2013/12/27 08:54:40 · 2654阅读 · 0评论
    • 头条推荐楼双盛:京剧把我网在剧中央

      83岁的楼双盛身材削瘦,衣着朴素,可一聊起京剧,就神采飞扬,举手投足京韵十足。   父母的影响是楼双盛喜欢京剧的直接原因。上世纪30年代,楼双盛的父亲在杭州做

      #文学#
      2013/12/27 08:49:14 · 2319阅读 · 0评论
    • 头条推荐县级文保单位巡礼:石西民故居

      石西民(1912年~1987年),杭坪镇石宅行政村石宅自然村人。原名石士耕,笔名栖明、史明操、怀南、何引流等,中国共产党新闻、宣传工作领导人之一。   石西民

      #文学#
      2013/12/27 08:46:08 · 3625阅读 · 0评论
    • 头条推荐名师戚维新

      黄宅镇治平之南有云溪源,云溪上游建有和平水库,和平水库之尾有戚宅村。村庄虽不大,却山清水秀,地灵人杰,仅当代就出过著名科学家戚隆乾、戚隆溪;还出过毛泽东、刘少奇

      #文学#
      2013/12/27 08:40:25 · 3044阅读 · 0评论
    • 头条推荐记导弹专家邵继法研究员

      在去年中山中学七十周年校庆上,笔者见到了57届校友、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总体设计部飞行控制系统主任设计师邵继法研究员。   邵继法向母校300余名高

      #文学#
      2013/12/27 08:38:51 · 3434阅读 · 0评论
    • 头条推荐耕读之光:戴杞评传

      戴杞(1383~1443),字文厚,性情平和,恬淡宁静,戴宅村始祖,世人以其德才兼具,退隐不仕,称他清肃处士。洪武癸亥生,正统癸亥卒,历洪武、建文、永乐、洪熙、

      #文学#
      2013/12/26 09:57:50 · 3258阅读 · 0评论
    • 头条推荐古村里的美丽传说

      走进马墅古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大的战马雕塑,后面是徐氏宗祠,东侧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宗庙。听说记者来采访,马墅村的老人们纷纷告诉记者,这里的传说惊心动魄;这里

      #资讯#
      2013/12/25 16:20:37 · 3380阅读 · 0评论
    • 头条推荐天下半人 舍我其谁 ——读张孟兼诗文偶感

      天下真正读懂孟兼诗文的人,只有三个半。   第一个是刘伯温。他看了孟兼文稿后,在明太祖朱元璋前极力推崇,认为当时的文坛,太常丞孟兼可名列三甲,才甚俊而奇气烨然

      #文学#
      2013/12/25 16:18:19 · 2687阅读 ·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