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道情俗称“唱新闻”,是一种将戏剧、相声、歌谣、说书、口技等艺术熔于一炉的民间艺术。它轻便灵活,演出道具极其简单,一个渔鼓、两片一头带弯的竹板即可。一人多角又
浦江人文荟萃,人才辈出,尤以文学、书画为著,元末明初文学家宋濂在其著名的《浦阳人物记》中,对浦江不吝溢美之词,赞曰:浦江壤地,虽不越一百里,仙华山拔地而起,奇形
浦江县檀溪镇潘周家村的“一根面”有些神奇,面条拉上几公里长都没问题,可以供几十人吃。每年10月天气渐凉的时候,潘周家村部分农民就开始做一根面,春节临近时达到高潮
浦江文化源远流长、浩如烟海,当中灿若星辰的又有哪些浦江名人先贤呢? 浦江县府办副主任张伟文爱好古籍版本的鉴定、收集、研究。据他统计,25部正史中,记
(张瑞将军和二女儿在北京) 在我们寻找当年红军战士事迹的过程中,一位浦江籍将军的故事深深吸引了我们。1955年9月,共和国第一批授衔,
抗战时期诗词、对联,如同璀璨夺目、晶莹剔透的艺术明珠。文采斐然,声调铿然,可与任何抗战文艺作品媲美。这些对联、诗词作者,或是文学大师、或是文章圣手、或是儒将、或
上山文化——考古学——距今11400年至8400年 仙华山黄帝文化——距今4000年左右 浦江建县——东汉兴平二年(公元195年)
浦江竹木根雕始于唐宋,而兴于明清,在漫长的岁月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地方特色,表现为构图疏密得体,形态准确生动,线条流畅舒展,风格典雅秀丽。浦江木雕讲
入夏以后,城区的大街小巷,时而有叫卖柴籽豆腐的吆喝声。说真的,于高温季节品尝一碗生津止渴的清凉柴籽豆腐,定然会让你精神舒爽,回味无穷。
晚饭后,散步至人民广场,老远就看到那里熙熙攘攘,原来是在放露天电影。说起这久违的露天电影,倍感亲切,想当年它是一道多么迷人的风景啊!
人说“孩儿脸,说变就变”,一点没错。刚才还玩得亲家似的,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全武行”了:我抓你的鼻子,我撕你的脸蛋;你捅我的肚皮,我咬你的手背。最后家长来了,根据
高头饭和红糖茶 母亲大字不识一个,可为人贤淑,东邻西舍只要有什么事,她都乐意帮助,平时敬老怜幼,在村里口碑很好。 早先农村里男权思想严重
在中国,没有一个家族有着如此的荣誉。 荣氏家族,一幅中华民族工商业发展的缩影图;一部充满神话和传奇色彩的家族史;成为名震一时的“红色资本家”。
赵勇强,1972年出生于浙江浦江,现任河北天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河北天成企业集团董事长@浙商赵勇强,他曾将河北石家庄“大棚式市场”改造成了高端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