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全部分类

article_tougao_banner.jpg

    • 头条推荐一个与郑义门有关的传说:七星塘的故事

      宋濂,青萝山中筑室教书,其楼名“青萝山房”。 郑义门有个年轻人郑某,具体是哪个太公生就不清楚了。郑某人长的不光高大帅气,而且很聪明又很好学。他拜宋濂为师,因天

      #文学#
      2013/12/30 23:22:25 · 4168阅读 · 0评论
    • 头条推荐浦江:黄帝女儿的传说全国独有

      在浦江民间,有一种说法认为,仙华山是七仙女下凡之地;而在不少旅游介绍中,直接以此为噱头,介绍推介仙华山。近日,浦江当地多名研究黄帝文化的学者一致提出,七仙女下凡

      #文学#
      2013/12/30 23:13:49 · 7739阅读 · 0评论
    • 头条推荐王仲英 《双牛图》

      王仲英《双牛图》

      #艺苑#
      2013/12/30 23:07:04 · 5370阅读 · 0评论
    • 头条推荐兄代弟死

      浦江义门郑氏到第五代有兄弟两个,叫做德和德璋。德很有才学,曾被推荐当过龙游县丞。他为官清正,很有威望。只因官情纸薄,德看透了,便辞官回家来治家。德璋呢,脾气硬,

      #文学#
      2013/12/30 23:02:37 · 3669阅读 · 0评论
    • 头条推荐人有良心狗勿食屙

      浦江俗话:人有良心狗勿食屙,里面有个神话是这样讲的:传说,女娲捏土造出的人,一没有粮食吃,二没衣裳穿,便一个个饿死的饿死,冻死的冻死。眼看人一个接一个死去,女娲

      #文学#
      2013/12/30 23:01:14 · 4241阅读 · 0评论
    • 头条推荐爬山方知砍柴难

      浦江黄宅一带,烧柴很困难,因为黄宅人砍柴,要到二十里外的巧坑去砍,砍一担柴,一天日头两天星,非常辛苦。 小奶的老婆,经常骂小奶不会砍柴。讲他只会“砍

      #文学#
      2013/12/30 23:00:34 · 2598阅读 · 0评论
    • 头条推荐农妇舌战花花公子

      从前浦江有个农民,一天在路边的田里插秧,正巧邻村有个花花公子,骑白马从田边经过。看见农民低头插秧,便高声讥讽他:“种田佬、种田佬,种田种到老,不晓得田里插了几孔

      #文学#
      2013/12/30 22:59:53 · 2421阅读 · 0评论
    • 头条推荐 陈九经“书僮”题灯诗

      陈九经的肚才,在酒席上已被试出来了,但文才到底如何,还不清楚。 一个郑宅人讲:“妹夫,明年我们要迎长灯,想请你助一把力。” “助什么力?”陈九经问。

      #资讯#
      2013/12/30 22:59:08 · 3922阅读 · 0评论
    • 头条推荐陈九经做新女婿

      陈九经到郑宅去做新女婿,郑宅人听说陈九经是有名的“九经恶”,口才好,才学高。老话说,山里老虎及不得外乡狗,郑宅村大文人多,又有九世同居的威望。趁这个机会,想试试

      #资讯#
      2013/12/30 22:57:30 · 3225阅读 · 0评论
    • 头条推荐搓麻绳 纳鞋底

      几天前回乡下帮父母干农活,母亲从竖柜最里边拿出一双崭新的布鞋让我换上,以免地里的小石子硌坏了运动鞋。穿上母亲做的布鞋,感觉舒服多了。鞋底是母亲一针一线纳出来的,

      ##
      2013/12/30 22:53:28 · 3618阅读 · 0评论
    • 头条推荐关于浦江小吃的七七八八

      上月中旬的一个周末,陪家人逛街时无意中看到,浙江电视台影视娱乐频道《行政总厨到你家》栏目在时代广场拍摄“肉炖馒头”。现场,节目主持人李伟和一美女面对食材和观众口

      #生活#
      2013/12/30 22:50:42 · 4645阅读 · 0评论
    • 头条推荐“行走”的嵩溪昆曲

      “未见其人,而先闻其声。”这是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里对王熙凤这一人物形象刚出场时的生动描写,没想到此话也成就了白马镇嵩溪村昆曲的一段佳话。嵩溪村村民徐永烤饶有

      ##
      2013/12/30 22:49:39 · 2738阅读 · 0评论
    • 头条推荐古村落里古门窗

      凡是到过白马镇嵩溪村、仙华街道登高村、虞宅乡新光村等古村落的人,都会对那一幢幢古朴而精美的古建筑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众多的古建筑构件中,尤以门窗的雕琢最为精彩,它

      ##
      2013/12/30 22:47:28 · 3567阅读 · 0评论
    • 头条推荐浦江两棵古树都有美丽传说

      传说是朱元璋植下的老樟树 树龄:650多年 多少年来,每到夏天,浦阳街道铜桥行政村蓬店自然村的村民们都会不约而同地拿着凉席竹椅,茶壶象棋

      ##
      2013/12/30 11:09:00 · 3582阅读 · 0评论
    • 头条推荐浦江板凳龙

      浦江的民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每逢正月元宵,有着浓郁地方特色的浦江灯会、迎会和什锦班坐唱等民间活动在全县各地展开。“迎会”是最热闹的事,“会桌”制作精巧,童趣天真

      ##
      2013/12/29 22:28:00 · 3834阅读 · 0评论
    • 头条推荐浦江迎会享誉中外

      浦江民间文化艺术名震中外。起于清代的竹根雕,与东阳木雕、青田石雕并称“浙江三雕”;麦秆剪贴画,“迷人的艺术”剪纸、起于明代的“迎会”、“灯会”,“浦江乱弹”等精

      ##
      2013/12/29 22:22:12 · 2895阅读 · 0评论
    • 头条推荐我县民间孕育风俗

      姑娘结婚后,做母亲和做公婆的最关心女儿和媳妇何时“有喜”。一旦怀了孕,他们就喜上眉梢。为了生个漂亮孩子,母亲和婆婆总要千叮万嘱女儿(媳妇),在妊娠期间要注意禁忌

      ##
      2013/12/27 14:46:20 · 3382阅读 · 0评论
    • 头条推荐我县节气与气象农谚

      我县自古以来,以农立县,由于农业和气候之间的密切关系,所以历代乡贤老农根据对二十四节气和云,雾,雷,风,雨,旱,涝,丰,歉的历史观测和在长期的农业劳动实践中积累

      ##
      2013/12/27 14:45:29 · 3343阅读 · 0评论
    • 头条推荐梅江人的浦江情结

      “你们不用说普通话,说浦江话我们听得懂,我也能说几句浦江话。”近日,住在梅江老街上的柳荷莲老人笑着对笔者说。四月樱桃,五月杨梅,浦江街头那些挑箩筐叫卖的一般都是

      ##
      2013/12/27 14:43:26 · 11650阅读 · 0评论
    • 头条推荐端午习俗剩多少

      经济日趋繁荣,生活不断提高,人们思想观念在悄悄转变,过端午的习俗与时适应,有的在膨胀,有的在收缩,有的被破除,有的被泯没。   据史记载,端午节起始于战国时期

      ##
      2013/12/27 14:41:27 · 3052阅读 ·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