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将至,敬颂冬绥。我们迎来了2020年的最后一个月。这几天我市阴冷寡照气温日较差小最高气温维持在10℃出头的样子被立体环绕的湿冷虐惨了能让你的体表与周围的温度一样低不得不佩服湿冷的强大渗透力啊早晨更
农村孩子的童年是多趣的,儿时的游戏又让我想起那已经消失的农村气息,早已变成了永恒不变的记忆。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农村物质匮乏、生活条件很差,生活在那个年代的农村孩子没有任何像样的玩具和上档次的娱乐方式,但
金秋十月是柴毛栗(山毛栗)成熟收获的季节。柴毛栗无论从带壳的外形,还是内中的果肉,都极象板栗,只是个头比板栗小的多而已。板栗(我们当地叫大栗)是长在高大的树上,属于冠状形乔木,树高可达二三十米,柴毛栗
我出生在农村山区,小时候经常跟随父母到自家的菜地里去,父亲挑着一担农家肥走在前头,我肩背着一把锄头跟在后头,去菜地的次数多了,就认识许多蔬菜品种,也了解了一些种菜的知识,为以后自己种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感动一代又一代人的民间传说中的颜乌就出自浦江孝门。孝门村因而披上了一层神话般的传奇色彩。
孝门桥头传佳话文化礼堂饭菜香11月27日上午,我们随县民协老师们考察郑宅镇孝门村孝义文化,刚到村里的文化礼堂就闻到浓浓的饭菜香,原来居家照料中心食堂大师傅在烧菜。循着饭香,老人们陆续前来用餐、打饭。一
近日,由浦江县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组织编纂的《浦江饮食文化》一书,由浙江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书内容分为七篇,分别是浦江饮食文化历史渊源、浦江传统饮食名产、浦江传统特色菜肴、浦江传统风味小吃、浦江传统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我的收获,是时代使然,是时代恩赐。我没有理由沾沾自喜而躺在功劳簿上,没有理由不再吟颂《从军乐》,而闲赋《归去来辞》。” 洪国荣,20世纪60年代初出生于浦江县堂头乡
《浦江饮食文化》一书记载了很多浦江传统美食,最能拨动我心弦的是豆腐皮鸡蛋汤。在我看来,时间沉淀出来的美食,是最难让人忘记的。 1975年4月17日来浦江时是个清晨,绵绵细雨中没走几步,穿着布鞋的脚就
杭州人眼中的浦江美食美食乃本人一大喜好,每到一地,必先探访当地美食小吃,追其饮食文化。今年上半年有幸来浦江工作,沿着210省道初入浦江时,顿觉山清水秀,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爽朗的气息。 浦江饮食历史源远
上海申新九厂在浦江老辈人口中耳熟能详,一点都不陌生。因为许多浦江人经介绍在这个厂里做过工,后来大都在上海退休,并因此改变一个个家庭的命运,像我的一个伯父就是如此,一个姑姑则从申新九厂下放回农村老家。申
说起浦江的牛清汤,作为浦江人不免有一种自豪感,它是一道我们浦江的特色地方小吃,是用牛骨、牛肉及秘制调料慢火熬煮出来的一种牛汤,饱含牛肉的清香,食用时加一些牛杂和牛肉等。一碗牛清汤下肚后,口齿留香,浑身
巡检司桥坐落于浦阳江的浦江与诸暨交界、安华水库库尾处。“巡检司桥”的名字与此处曾设立过的巡检司息息相关。 古代巡检司一般设置在关津要道,州县交边区域、距治所遥远之地、流民往来集聚之处等也有设置,其主
老爸今年72岁了,不喜欢逛街,不喜欢呼朋引伴。最大的爱好就是喝点小酒,抽点小烟,自得其乐。而我们姐妹几个,每次看到他喝酒抽烟,为他的身体考虑总想让他戒了。他嘴上应着好的好的,却是说过就是做了。有时说他
好人、老实人、追梦人,是圣奥集团董事长倪良正的本色,也是他给众人留下的深刻印象。“凡是接触过倪良正先生的人,大都会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朴实、务实、诚实。但在他的平实中却盈满智慧,平实中尽显精彩。”浙
人民网北京10月19日电(初梓瑞)记者从自然资源部网站获悉,自然资源部经商住房城乡建设部、民政部、国家保密局、最高人民法院、农业农村部、国家税务总局,近日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3226号建议”作
夜间的柏油路已经有些湿润,两旁的落叶已有些纷飞,就像是《小森林》里的市子骑着自行车回到曾经住的小木屋,便开始遥想离杭州不远处的安静避世小城,出游无需排队购票,人少景美不被打扰。春夏之际,选择去这里刚刚
偶然的机缘,去湖山桥边的茂山寺。近在城郊不远,多次路过却从未驻足,看来有心才是最重要。若是无心,仍凭万千景物眼前浮掠,与你又何干?若是无心,即使千万人影接踵而至,又与你何干?寺不太,无须辗转,即可一览
记者从9月26日召开的第八届中国淘宝村高峰论坛上获悉,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石埠头村荣获首批全国“最美淘宝村”荣誉称号。金华石埠头村是浦江县规模最大的电子商务聚集区,目前有网商150余家,从业人员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