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全部分类

article_tougao_banner.jpg

    • 头条推荐任岁月沧桑,许一生静好

      人生不易,及时行乐…… 若如时光未老,岁月静好,记忆崭新的不像是记忆,有如一曲高山流水般舒畅,微风轻拂,撩起缕缕醉人的香。 常记溪亭日暮

      #文学#
      2018/04/03 16:48:06 · 17069阅读 · 0评论
    • 头条推荐说大书

      满天星斗的夏夜里,随风摇曳的煤油灯光下,有一个脸庞黧黑的中年男子坐在桌子旁,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到了紧要关头,他拿起惊堂木,“啪”的一声,拍在桌上,四下阒然无声

      #文学#
      2018/04/02 11:04:43 · 2880阅读 · 0评论
    • 头条推荐錾字

      小时候,家里遇到红白喜事,要办酒席,自家的碗盏不敷使用,就向邻居借。各家的碗盏大同小异,容易混淆,得请人在底部錾上主人的名字,就产生錾字这个行当。

      #文学#
      2018/03/28 17:50:09 · 2821阅读 · 0评论
    • 头条推荐刻印

      小时候,村人识字不多,碰到签订契约、领取票证,需要签字画押的地方,盖个私章,图个方便。至于公章,那是公家的稀罕之物,只有小队或大队里才有,由专职人员保管。

      #文学#
      2018/03/27 14:49:02 · 3506阅读 · 0评论
    • 头条推荐心灵的家园

      自从我小时候开始记事起,每逢农历一四七潘宅集市日,总会看到有很多人挑着大担小担的山货,三三两两从百步岭古道出来,到潘宅集市交易,以换回他们必需的生活用品,听大人

      #文学#
      2018/03/27 12:11:21 · 2591阅读 · 0评论
    • 头条推荐看风水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家三兄妹次第跳出农门,上了大学。在乡人看来,这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因此常有人对我妈妈说:“婶婶,你的三个子女都考出去了,风水很好!”言下之意

      #文学#
      2018/03/22 12:38:30 · 17249阅读 · 1评论
    • 头条推荐巫婆神汉

      小时候,政府提倡“破四旧”,可民间的巫婆神汉偷偷活动,诸如扶乩、问三姐、巫神、拜北斗之类迷信互动,屡禁不止。我常听村里的伯母、婶婶们神情肃穆地说,天上下凡的神仙

      #文学#
      2018/03/15 17:37:52 · 4011阅读 · 0评论
    • 头条推荐牙医

      小时候,村民十之八九有蛀牙,跟农村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关。他们大多早晚不刷牙,饭后不漱口,牙龈积满污垢,成为细菌繁殖的温床。即使像我爹爹这样注重口腔卫生的,也只早上

      #文学#
      2018/03/12 20:49:42 · 2895阅读 · 0评论
    • 头条推荐胡才顺:黄宅镇宅口鱼灯考

      在2018年3月1日(正月十四)“千年古县老街开街暨‘两美浦江’全国摄影大展的启动”仪式上,浦江县黄宅镇宅口鱼灯以其独特的工艺、精巧的造型、精美的外观、自由灵活

      #文学#
      2018/03/11 20:53:03 · 19748阅读 · 0评论
    • 头条推荐杨钦飚:经历是一种财富

      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我们在现实中的生命就真正开始进入了倒计时,没有人能够预测你生命的长度,没有人知道下一站谁会上车下车,一切都是未知变换如同宇宙洪荒。可人是一个

      #文学#
      2018/03/09 22:45:14 · 17220阅读 · 0评论
    • 头条推荐杨钦飚:新春心语

      窗外的烟花正盛放得绚烂,嘴角的祝福尚留着余温。又是一年的流转,在人生纵横交错的街口,我们走走停停,再一次别离或重逢。 记得小时候,春节作为孩子们期待了整整一年的重要时刻,在我们心中的地位可以说是不容撼

      #文学#
      2019/06/04 22:54:03 · 17051阅读 · 0评论
    • 头条推荐收拾老人

      死亡是人生的大事,在传统的乡村尤为重视。小时候,办丧事是一项千头万绪的系统工程,稍有疏忽,就会出错,死者的子女被人戳脊梁骨,还要戴上一顶不孝的帽子,需要一个专职

      #文学#
      2018/03/09 14:49:51 · 13737阅读 · 0评论
    • 头条推荐谢青松:浦江师范散记

      建国之初,百废待举,党和人民政府高瞻远瞩,把培养新一代人民教师作为发展教育事业的重中之重。为此,1951年年初,中共浙江省委决定在全省筹办15所师范学校。而浦江

      #资讯#
      2018/03/08 13:43:06 · 4741阅读 · 0评论
    • 头条推荐一代人的共同记忆

      一代人的共同记忆 张必强散文集《远去的年华》序 王向阳 我与同乡张必强素昧平生,至今未曾谋面,不知道他是高还是矮,是胖还是瘦;在网

      #文学#
      2018/03/07 08:28:09 · 3914阅读 · 0评论
    • 头条推荐接生

      一九七三年元宵,妈妈的大肚子痛起来了。爹爹赶忙跑到郑宅上街路,请郑仙钗来我家接生。当晚,在床柜上临时铺了一张床,我和接生婆睡在一起。因为怕生,我像僵尸一样直挺挺

      #文学#
      2018/03/01 16:46:09 · 2966阅读 · 0评论
    • 头条推荐剃头

      小时候,对手艺人称呼有别,脑力劳动的叫先生,如风水先生、算命先生,以示尊敬;体力劳动的叫师傅,如木匠师傅、泥水师傅,还算客气;低贱的叫佬,如剃头佬、阉猪佬,语含

      #文学#
      2018/02/28 11:28:05 · 4001阅读 · 0评论
    • 头条推荐杨钦飚:同学情谊醇如酒

      在我们的生命之中有很多美好值得我们去细细珍藏和品味,现在的我已近知天命,对于这一切都有了更深地体会。同窗之情作为一种最真挚的友谊,一直在我的心中留存,每每想起那

      #文学#
      2018/02/22 14:29:40 · 4518阅读 · 0评论
    • 头条推荐牙郎

      小时候,每当妈妈看见我解开衣服上的纽扣,就说像卖牛佬,就是牛牙郎。令我印象最深的,无论是牛牙郎,猪牙郎,都穿大襟对开的衣裳,不扣纽扣,成为一种职业标志。

      #文学#
      2018/02/22 12:26:36 · 3856阅读 · 0评论
    • 头条推荐鱼冻,儿时的美味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中普遍缺衣少食,一年到头难得沾到荤腥,儿时的我们天天盼望着过年。 过年时的菜肴明显比平时要丰盛一些,其中有一碗鱼冻最令人回味,

      #文学#
      2018/02/15 14:45:00 · 2905阅读 · 0评论
    • 头条推荐牵公猪

      小时候,有位同学的爷娘都牵公猪,男的叫公猪爷爷,女的叫公猪嬷嬷。牵公猪虽是贱业,可公猪爷爷觉得不偷不抢,靠劳动吃饭,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还编了一首顺口溜“刘备东

      #文学#
      2018/02/12 08:47:17 · 4070阅读 ·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