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过了黑夜的马》 牛牛摄影皇上配诗 一支箭 穿越了夜 晨曦流淌 草原在昨夜奔驰 草过滤了铁蹄的喧闹 一群马安上了翅膀 一棵
张书旂(1900~1957)原名世忠,号笃甫。礼张村人。生于1900年8月6日(清光绪二十六年七月十二日)。幼年即喜涂抹,见奇花异草,以至墙壁图案,常逗留描摹。
《山水磐安风景这边独好》是前年作协采风写的,当时自己觉得还算满意的一篇。有幸得到《文化月刊》编辑李老师的厚爱,使得荣登10期《文化月刊》,标题还在封面要目里得以
以紫禁城与皇家园林两大红墙为主,结合江南园林、皇家园林的相互融合,将江南太湖融入宫墙墙壁,用泼墨的天际表现风云变幻,表达一种急促、紧张的情绪,由近及远,由表及里
吴茀之先生1900年出生于浙江省浦江县前吴村,一个群峰环峙,碧水中流,山水灵秀,聚居着三四百户人家的大村子。祖上门祚衰薄,父申卿公为秀才,能画仕女及钟馗。母黄氏
掘笋记 老家在山里,只要把白居易的诗句“此州乃竹乡,春笋满山谷”改一字,“此处乃竹乡”,是非常贴切形容我老家“环而皆竹山”的特色的。山上遍地是毛竹,
于能模(1893~1966)字锡林,号型甫,校名伯度。大溪前于村人。生于1893年1月9日(清光绪十八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家境贫寒,父贤求,业农,母葛氏,勤劳经
爱情一号归来 蓝天白云,青山下一湾碧水。 俨然是一方水域的尽头,山脚下的水面上,杂乱地堆满各种废弃的大大小小电玩机
进城的黄洋 那天晚上,黄洋和伙伴一起上超市购物,返回租住的小屋时,路过江滨路,看到了马路两旁亭亭如华盖的樟树,心里突然冒出一个念头。
玉事 人说玉养人,苏梅却说玉伤人。 大学四年的男友,临毕业送给苏梅一个玉挂件,说是祖传的,不要在乎价值多少,只是留个念想。苏梅感
山村请原谅 请原谅我的无意闯入 你的宁静一如冬天里 那块滑溜的冰块 在这个暖暖初夏的阳光下 碎得很有个性 家狗发出几声试探的吠声 象征性地表达对主
立夏蚕茧粿 事实上,立夏蚕茧粿在现今的乡村已经是一种记忆了。 早年间,乡村里的许多事情不是如现在一样,动辄讲个科学道理什么的。任何事在任
端午话粽 很长时间里,我怀疑我那已经仙逝的祖母是一个近乎哲人的人,她之所以不同于和她朝夕相处的许许多多的农村妇女,是她时不时会冒出几句非常有哲理也很
端午以及麦鸟 端午,一般人就很快会想起粽子,稍有点文化的,自然还会想起屈原,把思绪拉得远远的,想起三湘大地的汨罗江,也许还会想起诗歌。端午,因为传统
大美江山 江山自然不是指一统江山的祖国河山,江山是浙江西南的一个县级市。 江山地处浙闽赣三省交界,是浙西南门户和钱塘江源头,素有“东南锁钥、
赵良佐(公元1291年~公元1318年)字子有,是元代浦江比较有名的书画家。他的书画才华既得益于后天的努力,也得益于先天的基因遗传,因为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才华的
局长的被子(小小说) 汪清散步回来,走到单位宿舍楼的门卫室,被正在下棋的老黄头叫住了。 “汪主任,您过来一下。”
浦阳镇帅、提镇公张祚,是一位抗元志士,是一位深受浦江士民敬仰的先贤。今年是张祚诞辰八百周年,专写此文,以表纪念,并为浦江留下一段文史资料。
春天,姗姗而来 如一个羞羞答答的新娘 小心翼翼的在每一棵树杈上 栽上点点星绿 再剥开一朵朵粉的色 还有白色的,红色的花蕾 将这个季节修饰得越来越雅致
天生丽质最纯真,一谷清风净绝尘。 亭中半日已心醉,与仙只饮两三樽。 (作者系浙江省政协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