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长的农耕历史长河中,耕牛一直被农家视为宝贝,是农家举足轻重的一份重大家产。耕牛的交易与田产、房产一样重大。在这个耕牛买卖中,买卖双方都会雇请中介人代理,犹如
为好友吴建明写点东西是十年前就有的想法,当时他尚在乡下,一个人,默默地画。如今他声名鹊起,头衔不少,专业水平受业界瞩目。故我今日动笔似有雪中不送炭、锦上尚添花之
作为一名教师,楼基洪首先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名师”。他兴趣广泛,剪纸、写诗、读书、写博文样样精通,并因此引导和感染了身边的老师们。他主持下的“杭小教师成长博客圈”
郭家孝,1889年8月出生于中余乡(原二十八都)普丰村养元坑自然村,幼时苦学棕匠,以艺谋生。1947年,在白色恐怖下,为中国共产党送情报,秘密筹建联络总站,从事
写在前面的话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我们将浓墨重彩高唱主旋律。从今天开始,本报三版专刊推出《红色回忆——纪念建党90周年》专栏。 从南湖的晨
1948年11月至12月,淮海战役进入第三阶段攻打黄维兵团的战斗时,父亲刚好二十三岁。 12月4日晚,父亲所在的中原野战军三纵九旅等部已奉命聚集在安徽淮北
83岁的楼双盛身材削瘦,衣着朴素,可一聊起京剧,就神采飞扬,举手投足京韵十足。 父母的影响是楼双盛喜欢京剧的直接原因。上世纪30年代,楼双盛的父亲在杭州做
石西民(1912年~1987年),杭坪镇石宅行政村石宅自然村人。原名石士耕,笔名栖明、史明操、怀南、何引流等,中国共产党新闻、宣传工作领导人之一。 石西民
在去年中山中学七十周年校庆上,笔者见到了57届校友、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总体设计部飞行控制系统主任设计师邵继法研究员。 邵继法向母校300余名高
戴杞(1383~1443),字文厚,性情平和,恬淡宁静,戴宅村始祖,世人以其德才兼具,退隐不仕,称他清肃处士。洪武癸亥生,正统癸亥卒,历洪武、建文、永乐、洪熙、
走进马墅古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大的战马雕塑,后面是徐氏宗祠,东侧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宗庙。听说记者来采访,马墅村的老人们纷纷告诉记者,这里的传说惊心动魄;这里
天下真正读懂孟兼诗文的人,只有三个半。 第一个是刘伯温。他看了孟兼文稿后,在明太祖朱元璋前极力推崇,认为当时的文坛,太常丞孟兼可名列三甲,才甚俊而奇气烨然
走在古道上,当年繁华虽不见,历史沧桑留人间。当脚下踩着有些陷入土中的石阶,沿着我县杭坪镇的金坑岭千年古道漫步前行时,不免想起千百年前这里曾是我县通往建德、桐庐、
1932年,普义桥告竣后,陈肇英先生目睹乡邻们在浦阳江滥渔滥药,造成生态失衡,遂与当地绅士钟道锠(国民党中将衔兵工厂厂长)、方青儒(省府社会处处长、国民党中央委
浦阳江,全长仅151公里,在世界地图上甚至找不到她的位置!作为长江流域无数条河流中的一条,曾几何时,浦阳江,与她轻吟浅唱的流水声一样,低调、沉静、含蓄,不为世人
明嘉靖年间,朝廷奸臣当道,明王朝已衰败之极。而当时的日本国正进入封建割据局面,强者占土为王,败者落入荒岛为寇,称浪人,他们需要依靠向外掠夺以弥补战费不足,他们与
2010年6月19日下午,笔者随县新四军研究会会员参访团一行从南京归来。途经白马公路大桥时,凭窗一睹与该桥并峙的合济古桥——它俨如一位安详的老者端坐于江面上,傲视苍穹,笑对大地,日夜守望着流淌不息的母
岁月沧桑,抹不去历史的印迹。暮色中的岩头镇山垄王店村机声隆隆,一派繁忙景象。当得知记者探访中共浦江县委旧址,75岁的村民方菊花放下手头的事情,热情地为记者带路。
离休老干部张正栊来到报社,向记者叙述昔日与自己并肩作战的机枪手老班长葛若松的战争经历。 老班长葛若松是我县郑家坞镇西山下村人,1944年参加金萧支队,后为浙东游击纵队三支队二大队四中队第一班的机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