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令已是深冬,到处一片肃杀,让人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寒冷。凝望着天空,期望着今冬的第一场雪,可是到现在还看不到一点要下雪的迹象。 记忆里,冬天的雪是洋洋
我爱吃香菇,不但香菇是世界第二大食用菌,在民间素有“山珍”之称,味道鲜美,香气沁人,营养丰富,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我是浦江县最早种植香菇的人。直到今天还有人称我是“
人来到这世上,总会在一段路上,耗费很多光阴,然后时光的流逝,并不一定会让人看到希望。每当此时,就应该告诉自己;或许,应该改变方向;放下,才能过去。
小时候,我家常吃面条,人家总是一脸羡慕地说:“你今天过生日啦!”在那个食不果腹的年代,村人难得吃上一顿面条。按照家乡的习俗,生日吃面,面条长长,寿命长长,有祝愿
每当我车里播放怀旧歌曲《粉红色的回忆》时,那些陈旧的往事与记忆就会陆续被挤出来了,晾在眼前,闪闪夺目,到现在我每次静静地听它,总会发呆、沉思,仿佛又回到那个年代
随着时间的推移,喜欢谈论的话题之一还是怀旧。与同龄人相比,我的经历似乎比他们更复杂一点,曾经卖过棒冰/修过钟表/打过工/种过香菇/看过牛/教过书(而且教过小学/
小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养一两头“两头乌”肉猪,腿皮薄,骨头细,肥肉少,形饱满,味鲜嫩,是腌金华火腿的不二之选。 腌火腿这一行的祖师爷,相传是南宋抗金名
我出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后期的农村山区,在寒冷的冬天,农村取暖的工具主要是火熜。火熜曾伴我度过了年复一年的寒冬,让我享受冬日里的温暖。那个年代,似乎冬天都特别冷
带着乡愁,魂归故里 文/杨钦飚 2017年12月14日,他走了,在高雄。 多少人听说他的名字都是源自一首简
最近,我在翻阅自己诊藏的相册时,一张已经泛黄的黑白照片,勾起了我对往事的回忆……。 摄影是我年轻时的业余爱好,在那物质匮乏的年代,照相
乡愁 文/杨钦飚 乡愁,无论在古今中外都是永恒的旋律。如今的乡愁,也被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城市的快速发展,让太多的人远离了家乡,来到城市。如今的背井离乡亦有了时代的烙印,人情的温暖在城市渐行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