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文学

article_tougao_banner.jpg

    • 头条推荐贩树

      有一次,我的邻居王金田的儿子拉肚子,公社卫生院看不好,只好转到县人民医院。医生要求住院病人预缴费用,而王金田的口袋里只有五块钱,远远不够。医生看他手里拿着一根柴

      #文学#
      2017/11/02 08:41:38 · 2614阅读 · 0评论
    • 头条推荐许照煦:橘子洲头瞻伟人

      独立寒窗,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旋浅水。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

      #文学#
      2017/10/31 22:54:50 · 2690阅读 · 0评论
    • 头条推荐杨钦飚:向生活致敬

      我热爱着我的生活,所以我向它致敬。以我擅长的方式,来进行致敬。 我见到过形形色色的人,也走过许许多多的路,经历过许许多多的事,这些事,这些人,亦或是

      #文学#
      2017/10/31 20:12:15 · 2992阅读 · 0评论
    • 头条推荐卖小鸡

      “卖小鸡哦——,卖小鸡哦——”,小时候,每当听到这样悠长的吆喝声,村里准是来了卖小鸡的师傅,挑着一根加长的毛竹扁担,两头挂着两只扁圆的大竹篓,走起路来一晃一晃的

      #文学#
      2017/10/31 07:52:20 · 2268阅读 · 0评论
    • 头条推荐郁文征东:坦克专家

      盟军开始反攻,在突尼斯登陆。 一辆美国M4谢尔曼中型坦克,行至一个叫安卡的小村落,抛锚掉队。 坦克上隆起的龟

      #文学#
      2017/10/30 19:30:11 · 2120阅读 · 0评论
    • 头条推荐许照煦:家乡的芋艿

      “香饭青菰米,嘉蔬紫芋羹”。这是唐朝诗人王维《游感化寺》的诗句,其中被称作嘉蔬的紫芋,即是芋艿。位于江南水乡的家乡,地理条件优越,气候条件适宜,四季雨水充足,是

      #文学#
      2017/10/29 21:43:42 · 4280阅读 · 0评论
    • 头条推荐父辈回忆:浦江以往的一种特产——桐油

      浦江地处我国东南丘陵地带,是一个有山有水的县城,以前盛产一种桐油,它产自桐子树,将其果实压榨后得到一种澄清粘稠的液体,有防水防腐的功用。

      #文学#
      2017/10/29 11:19:27 · 4340阅读 · 0评论
    • 头条推荐危险(小小说)

      目送一年级的儿子蹦蹦跳跳进小学大门,大雄笑了,一脚油门踩下,和他的轿车一起汇入赶早的车流。红绿灯高高挂在圆型钢管制作的七字架上,多么像三个大大的彩色钮扣,他读着

      #文学#
      2017/10/29 10:34:25 · 2454阅读 · 0评论
    • 头条推荐浦江泥水匠

      建造房屋,需要能工巧匠相互配合。挑大梁的是泥水匠和木匠,俗称“泥水木匠”。俗话说“泥水木匠,日头三丈”,很多工匠要赶到东家门口等天亮,而泥水匠和木匠允许迟一点,

      #文学#
      2017/10/28 16:19:52 · 2869阅读 · 0评论
    • 头条推荐浦江石匠

      小时候,新居落成,宴请工匠,石匠当仁不让坐酒席的上横头,其次泥水匠,再次木匠,有“木匠让泥水,泥水让石匠”的说法。为什么石匠在百工中高人一筹呢?这是用血汗换来的

      #文学#
      2017/10/28 15:40:11 · 2639阅读 · 0评论
    • 头条推荐张以进:爷爷的桃岭

      很多时候,我都会想念一个叫桃岭的地方,那是浦阳街道的一条古道,石板铺设的山道,在蜿蜒曲折的山岭中,绵延数公里。走上那条古道,曲径通幽,清脆的脚步声在大山里回荡,

      #文学#
      2017/10/28 13:13:26 · 2785阅读 · 0评论
    • 头条推荐潘江涛:手艺

      有感于岁月的流逝、记忆的模糊和阅历的局限,去年,王向阳时不时地走出书斋,回到老家浙江省浦江县进行田野调查,面对面采访了60多个老行当的百来位老艺人,归结为《手艺

      #文学#
      2017/10/28 09:58:49 · 3909阅读 · 0评论
    • 头条推荐蓉儿:老屋在复苏

      让岁月和这些老屋一起复苏吧 每一根房梁,每一根屋柱 每一根门框,每一根窗栅 都随着明媚的阳光 一起复苏,一起鲜活

      #文学#
      2017/10/28 09:08:57 · 3218阅读 · 0评论
    • 头条推荐古塘村,有许多神秘的故事

      在古塘村,陈肇英故居已经陈旧 “廉泉让水”的门匾依旧很新 显得有点不协调 其实,在那场风暴到来前

      #文学#
      2017/10/28 09:08:17 · 2769阅读 · 0评论
    • 头条推荐郁文征东:崖顶乌钢

      陡峭的崖壁上有一个移动斑点,老鹰和白云被斑点踩在脚底,老鹰“啊,啊”惊叫着,白云驾御轻风,将斑点团团包裹,打算在他跌落时接住。 斑点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者,正艰

      #文学#
      2017/10/27 15:59:35 · 2873阅读 · 0评论
    • 头条推荐许照煦:善哉,银和尚

      一到桐青殿,我就想起了我党的同盟军,曾任殿宇主持——银和尚。是他使桐青殿逐步完善到最高境界 银和尚大号杨邦银,浙江义乌人,自幼出家,佛

      #文学#
      2017/10/26 21:06:54 · 4695阅读 · 0评论
    • 头条推荐浦江朱守公传说:写对

      浦江北乡朱宅附近。有个土财主,姓曹名百诗,有几下“三脚猫”功夫便不知天高地厚。而且,他家里又有不少田地山场。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曹百诗在北乡称王称霸,欺压百

      #文学#
      2017/10/25 23:02:22 · 3219阅读 · 0评论
    • 头条推荐浦江朱守公传说:孔子是几个月生的

      有一次,朱守纲到杭州去,走到桐庐一处地方,听见一个女客在坟前豪淘大哭,十分凄惨中,带有七分愤恨。 朱守纲一向爱管闲事,就去查问那个女客怎么了,女客讲

      #文学#
      2017/10/25 22:53:08 · 2894阅读 · 0评论
    • 头条推荐许照煦:我那木匠亲戚

      三年斧头六年锛,十年长刨推不抻。 三年出师六年成,八年以后好营生。 这是我那亲戚的口头禅,他告诉我,学一门手

      #文学#
      2017/10/22 12:53:18 · 2580阅读 · 0评论
    • 头条推荐黄贞祥:古时捉鳖方法种种

      老家村旁有一条蜿蜒的小溪,溪边树木葱绿,塘中碧水充盈。 那时每当春暖花开之际,尤其是雷雨过后,各种鱼类逆流而上,小涧里、水坑上、田垅中,到处都是

      #文学#
      2017/10/08 18:01:05 · 2990阅读 ·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