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麦饼俏元宵 正月十五闹元宵,这个闹字是非常有动感的,事实也正是如此,舞龙灯、观花灯就是诠释这个闹字的。不过,这个闹字不足以说明元宵的全
年味中的女人 女人能顶半边天,这是一句妇孺皆知的话。其实在岁末年头年味浓浓的日子里,妇女承担的角色和重要程度,远远超过半边天。 一进入腊
大年三十的晚饭,一般俗称年夜饭,也有叫团圆饭的。我以为我们浙中一带的称谓最有道理,叫分岁饭。吃了今年这最后一餐饭后,下一顿就是次年第一餐了,这一顿饭正是两岁之间
近几年来,门神对联贴得很少,而今年贴门神的对联特别多。原来“门神”是贴在门上的神像,民间贴“门神”,渴望摆脱灾难,祈求平安、幸福、发财。 门神的说法有
端午话粽 很长时间里,我怀疑我那已经仙逝的祖母是一个近乎哲人的人,她之所以不同于和她朝夕相处的许许多多的农村妇女,是她时不时会冒出几句非常有哲理也很
抛梁馒头 有次报载义乌某地一户人家新房结顶,抛撒糖果数吨,远近几个村子的村民都纷纷前去抢糖。结顶就是新房子上梁落成,在我们浙中老家,除了糖果
一个南瓜,一大堆萝卜,一套刀具,半小时后,原本简单笨拙的南瓜、萝卜在他的手刀并用下,如同被施了魔法一般,成了一只神采飞扬的孔雀;一块白色的泡沫,经他几天的雕刻,
廿三夜汤团 腊月廿三夜吃汤团,从我懂事起就知道也每年都吃。什么原因吃汤团,不得而知,问过在世时的祖母,她也说不明白,古来有之而已。
切米胖 切米胖是浙中浦江乡间的方言,米胖其实是冻米糖,也有地方叫“米花”、“米老头”的。只有我的老家按邻县诸暨的叫法——豆糕,有什么出处,甚至字是不
舂年糕 冬至一过,年就象一只调皮的小猫一样,蹑手蹑脚地悄悄的靠近了你,待你发觉,年已经带着一身喜气热热闹闹站在你的面前了。 过年,年糕是
冬夜麻糍 冬夜是老家乡间冬至的俗称,感觉这样叫法亲切、上口。冬夜吃麻糍是很小就从祖母的嘴里知道的,事实上这种乡俗耳馋了非常漫长的一段岁月,直到上世纪
一、略说《神笔马良》的版本及其插图 小时候,我们都读过《神笔马良》的故事,可是,你知道这故事有过多少种改编本?有多少位画家为它创作过插图?
杰克和杰森是一对双胞胎兄弟,老家在山区。兄弟俩出生时,由于家境贫寒,父母把杰森送给了城里的一位亲戚收养。虽然两家人彼此之间也经常往来,但是父母发现,不知是条件关
浦江,为了你 我可以放弃睡眠 做一个平安志愿者,和星星一起站岗 盯着,每一道叉口 每一个拐弯,保证道路通畅 不让城市的血脉堵塞 浦江,
很多时候,惊喜总是在一个人猝不及防的情况下邂逅,譬如浦江。 未到浦江之前,唯一的感觉就是这个位于浙江中部的小县城寂寂无名。有时候甚至觉得,浦江有些傍上海
父亲进城的第二天就告诉我,听到了有鸡啼的声音。 我不信,对父亲说不可能。这是全封闭的县城里最现代化的住宅小区,怎么可能允许居户养鸡呢?
过年(小小说) 王娟这几天烦死了。 结婚时和丈夫赵安说好,自己是独生女,希望以后隔一年回娘家过个年,为老人热闹一番。赵安没异议,几年来一
父亲15岁时,亲娘去世,祖父娶了一个后娘,待他很凶,衣食不周。他想只有读书才是出路,于是勤奋学习,终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严州浙江省立第九中学。冬天雪下得很大,他赤
如果可以, 让我们一起牵手去浦江, 不要总想着在大城市里闯荡, 忘掉那些比天高比海阔的理想, 回到那片祖祖辈辈生息的地方, 那里有祖先们的庇佑